除了淡水紧缺,船队的卫生状况也糟糕到了极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每艘船的船舱里、甲板上,都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汗臭、鱼腥味和海水咸味的怪异气味。

        将士们个个蓬头垢面,脸上布满灰尘,身上的衣甲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,油腻得能反光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出海第二个月起,大家就彻底停止了洗漱,起初还有人觉得浑身不自在,可日子一久,也渐渐习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幸好这鬼地方天寒地冻的,要是在大明的话,咱们怕是早就被自己熏晕了。”一个北方出身的老兵打趣道,引得周围将士一阵苦笑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大多来自北方州县,往年在家时,冬天本就很少洗澡,如今在船上,寒冷的海风带走了不少暑气,不洗漱倒也没觉得有多难受,只是偶尔抓挠身上发痒的地方时,能搓下一层泥垢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卫生问题更棘手的,是食物的单调。

        船上储备的脱水蔬菜早在一个月前就见了底,如今能补充维生素的,只有伙夫们用黄豆发的豆芽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天清晨,伙夫都会在船舱角落的木桶里洒水,几天后,细细的豆芽冒出来,不管是生吃还是煮在鱼汤里,都成了将士们最期待的“新鲜菜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黄豆的储备也越来越少,徐增寿已经下令,每天只准发一桶豆芽,将士们分到手里,也就几根的量。

        长期缺乏新鲜蔬果,让不少将士的脸色变得蜡黄,免疫力也明显下降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