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看到鱼,我就反胃。”一个年轻的士卒捧着碗,看着里面的鱼肉,难以下咽。
就连船队里最能吃的壮汉“傻熊”,也从原本两百多斤的大块头,瘦得只剩一把骨头,脸上的肉都凹了进去,活像一只“瘦猴”。
偶尔,伙夫会拿出储备的肉干,给大家改善伙食。
这些肉干有两种,一种是出发前在勘察加半岛的鱼溪附近捕猎傻鹿制成的,肉质紧实,带着一丝野味;另一种则是从大明带来的猪肉干、牛肉干,经过盐渍和烘烤,能保存很久。
可肉干又硬又咸,吃起来费牙,还得搭配大量茶水才能咽下去,将士们也只是偶尔吃一两块,解解馋罢了。
比物资短缺更可怕的,是海上恶劣的气候与未知的风险。
进入这片海域后,气温越来越低,海面上时常漂浮着巨大的浮冰,有的像小山一样,随着海浪起伏,稍有不慎,战船就可能被撞出大洞。
徐增寿每天都亲自带着水手,站在船首瞭望,一旦发现浮冰,就立刻下令调整航向,好几次都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了危险。
除了浮冰,暗礁也是船队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这片海域的海图一片空白,没有人知道哪里藏着暗礁,只能靠水手用测深锤一点点探测。
有一次,一艘副船因为航速太快,不慎撞上暗礁,船底被撞出一个窟窿,海水瞬间涌进船舱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