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1章绝境!名将子弟的担当!
李景隆与徐增寿沉默了,低头看着脚下的甲板,海风卷起衣袍,却吹不散二人心中的复杂心绪。
自他们遵从朱高炽的安排,进入北洋水师历练那天起,这份“蠢蠢欲动”便从未停歇——不是对水师生活的不满,而是对“有所作为”的迫切渴望,也正因如此,才会有这次不告而别,瞒着所有人直接率领船队出海,踏上探索美洲的凶险征程。
他们肩上的担子,远比寻常勋贵子弟沉重。
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,是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,官至大都督,曾率部横扫北元,收复大片失地,被誉为“常十万之下第一人”;徐增寿的父亲徐达,更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之首,身为大将军,挥师北伐推翻元朝,坐镇北疆抵御外敌,是公认的“军中战神”“塞上长城”。
两位父亲凭借赫赫战功名垂青史,成为大明军民心中的传奇,这份荣耀与光环,既是二人的底气,也是无形的枷锁。
身为这般英雄人物的儿子,李景隆与徐增寿从懂事起,就听着“虎父无犬子”的期待,也承受着“能否继承父业”的审视。
他们打心底里不愿意做个只会依靠家族荫庇的纨绔废物,更怕自己一生碌碌无为,平白丢了父亲的威名,落得个“虎父犬子”的骂名,让列祖列宗蒙羞,也让那些期待他们的人失望。
可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——想要像父亲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,时机偏偏不允许。
随着北元大汗被生擒,瓦剌大汗也沦为阶下囚,北方草原的威胁大幅减弱,朝廷已开始建设岭北,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北疆都很难再有大规模战事。没有战场,便没有冲锋陷阵的机会,没有浴血奋战的场合,纵使他们在水师练出了一身本事,也难以像父亲那样靠战功证明自己。
在以前的日子里,他们曾听着朱高炽讲述美洲的广阔与重要,看着一批又一批水师将士为了开拓新航线前赴后继,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:既然无法在北疆战场建功,那就另辟蹊径,在海外开拓的事业中闯出一片天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