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时分,甲板上渐渐没了声响,只有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年轻的士卒蜷缩在角落,看着远方的海平面,突然捂着脸哭了起来,哭声压抑又绝望:“俺想俺娘了,俺还没给俺娘娶儿媳妇呢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哭声像一颗石子,打破了死寂,越来越多的人红了眼眶,有的低头抹泪,有的则望着家乡的方向,唱起了儿时的童谣——那是母亲哄他们入睡时唱的调子,此刻在空旷的海面上响起,带着无尽的思念与悲凉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整个船队即将被绝望吞噬时,李景隆与徐增寿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虽然也面带疲惫,嘴唇同样干裂,却依旧挺直了脊梁,眼中没有丝毫退缩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景隆走上甲板中央,一把夺过士卒手中的船桨,高声喊道:“弟兄们!咱们是大明的水师,是响当当的汉子!岂能被这点困境打垮?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不能放弃!”

        徐增寿也跟着喊道:“大家再坚持坚持!说不定明天就能看到陆地了!咱们从大明出发,带着殿下的期盼,带着家人的牵挂,绝不能就这么认输!”

        话音落下,二人没有多说废话,而是以身作则——李景隆亲自掌舵,调整船队航向,哪怕双手被绳索磨得血肉模糊,也没有停下;徐增寿则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卒,跳进冰冷的海水里,拖着渔网捕鱼,冰冷的海水冻得他嘴唇发紫,却依旧咬牙坚持,只为能多捕一点鱼,让将士们能填填肚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心里清楚,身为船队的主将,他们绝不能崩溃——若是连他们都被绝望打垮,这只船队才是真的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他们白天驾船、捕鱼、安抚士卒,晚上则轮流站在船首瞭望,哪怕眼睛熬得通红,布满血丝,也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        偶尔有将士撑不下去,想要放弃,李景隆就会拍着他的肩膀,讲起父亲李文忠在漠北战场以少胜多的故事;徐增寿则会说起父亲徐达率军北伐、攻克元大都的壮举,用父辈的热血与坚韧,激励着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