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舒华看到一半,心情很是压抑,放下了手中的稿子,怔怔地抬起头望着林有成,说道:“有成,你这个故事——”
“太狠了!”
她看这篇稿子都感到了很难受,里面酝酿的一种冷而近乎绝望的氛围让整个故事的情节张力饱满,郁结到近乎暴戾的怨气都似乎充斥胸腔,她真的有感到发自内心的压抑。
她脑子里已经反复在想一个问题,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猎杀他者,手上那么也就沾染了鲜血。
虽然谢舒华觉得故事太狠了,让她整个人都感受很不好,但是谢舒华喝了一杯茶水之后,又继续看了下去。
林有成听见谢舒华这话,他自然很清楚《狩猎》这个故事究竟有多冷酷。
虽然都说是三人成虎,但其实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,这里面最具杀伤力的还是孩子,明明是单纯的孩子在这个故事里面却游离于天使与恶魔之间的设置,让这个三人成虎的故事变得更加深刻和让人不寒而栗。
要知道孩子的话往往是纯真而无意的,但是这种无意的“孩子话”要是沾上社会道德禁区,并被误解,那纯真便可以变成剧毒的毒药。
现在《狩猎》就是这样一个剧毒的毒药,故事里面主人公就是一个不幸中毒的人,孩子自然可以不为自己的话负责,短浅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在社会的地位中一无所有,孩子算社会中的特殊的弱势群体,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,保护自我的能力薄弱,所以一旦发生疑似伤害孩子的事,社会群体总是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孩子的这一端而群起攻之,但是当这种社会性的毫无保留被曲解和误用的时候,孩子就由天使变成了魔鬼,孩子尚未健全的人格和辨识力让社会常规、合理的解决途径在此无路可通,于是他们的话往往带来巨大的破坏性,
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,社会中的一席之地近乎可以是他们的全部,当这些被毁灭时,就意味着个人的社会性被抹掉,对于一个有理智成年人来说,这是一种变相的谋杀。
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被名为“狩猎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