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学洲长这么大,都没听说过长兴府这个地方,更不曾听说过那里曾发生过旱灾,甚至连具体的旱的多久,范围多大,当地种什么农作物等等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,如何在他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情况下,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?

        那些家境不错的学子,或者官宦后代,就算不曾刻意留意这些信息,也会耳濡目染的知道一些情势,等上了考场,他们这种学子,如何赢得对方?

        再有一题,试帖诗,题目:湘灵鼓瑟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题目,首先得知道这个题目出自《楚辞·远游》中的‘使湘灵鼓瑟兮,令海若舞冯夷’这句诗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知道了原诗在说什么,理解了意思,考生才能根据这个来作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十分的考验学子的量,要是遇到根本没看过这本书的人,不知其意,不知出处,这如何作答?

        而像他这般的农家子,又有多少人能接触到除四书五经外的各类书籍?

        人生的分水岭,就此显露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学洲不得不承认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读书以来除了自己用功之外,遇到的都是贵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