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位同考官喝了茶,稍作休息,对着那三十份卷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唇枪舌战。
等二十份卷子也排好,剩下前十的名次时,致公堂内已经是唾沫漫天飞,争执不休,几位同考官为了自己中意的卷子,差点没打起来。
但是到了前三时,却诡异的沉默了。
因为此时他们全都看了前三的卷子。
“如果按照第一场成绩来,这个‘先天下之忧而忧’当为第一,如果按照第二场成绩来,他这卷子做的也出色,只是那道论题里,他好多东西未写清楚·····”
另一个人持不同意见:“这张卷子确实没写的太清楚,但这不也是因为字数的问题吗?如果就此让他居第二,简直是不公!就冲着这句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’,他当得第一!”
“如果以第一场的成绩来说,那篇以《周易》解答的卷子,文章惊艳,切入点精妙,完全能和此卷一争高下。”
“既然第一场决不出高低,那就以第二场结果来。”
“可要按照第二场结果来看,这份卷子也可跟那份卷子一决高下,这份卷子算学、律法题目,做的精简凝练,看得出来擅长此道,至于那道论题,提出的几点也值得思考。”
要是放在往年,他们也没这么纠结。
可今年优秀的学子实在是太多了,取中的卷子,整体水平都高了不少,就连他们都犯了选择困难症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