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子同样糊名,但是无须经过誊录。

        三百份试卷八位读卷官,每人分得数十份。

        阅卷完毕后,在试卷的背面用○、·、△、一、X五种符号来分成五等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按序由其他读卷官采分,最后,读卷官一起在全部评为○的答卷中,选择最优秀的十份卷子,暂时评定第一到第十的排名呈给陛下查阅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没问题,前十名就会在读卷官的引领下,进入金銮殿内,由陛下亲自检验这些人是否堪任殿试高科的荣誉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中间,也有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卷子能看出字迹,是谁写的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阅卷的时间短,读卷官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会细看每一张试卷,这也就完成了无法完全公平,多少都会夹带私心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能走到殿试,那大家的水平差距不会太大,文章也都有可取之处,所以也很容易审美疲劳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这个时候,读卷官特意关注的人,或者稍微熟悉一些的字迹,就占了便宜。

        前十名的卷子被特意拿上去,先交由前面几位陛下亲近的大臣审阅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