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川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篇策论知道陛下要看,他可是查了不少书,精心雕琢了许久,势必要给陛下一个深刻的印象,这才呈上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怎么会有不妥?

        读书人向来都有傲气,听到王学洲这样说,符川抬头,直视他:

        “请大人赐教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虽说这上面写的由官府给他们猪仔养殖,最终再以市场价收购,这样他们肯定不会反感养殖一事,养殖期间还需要购买官府的饲料来喂猪,这样便产生了经济,哪怕不买饲料他们也要定居下来耕种,这样便不会荒地,最后官府再以市场价收购,他们还会得到银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策略虽好,但实行起来,却有一些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一,那些夷民对养猪毫无经验,养不养得活都是一回事。养猪是需要饲养技术的,本官建议你,寻上三名专业的养猪匠,请他们共赴西南,在当地设置官牧所,教那里的夷民养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二,在每一座土司庄院中,寻一户养猪养的最好、最多的人家,由官府代为赐以‘忠顺土官’等虚名,并且给以一些方便,让他们世袭,营造他们对官府的认同感,这样便能逐渐驯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三,最好是将猪肉深加工成与之有关的商品,对外贩卖,这样一整套下来,才能彻底解决夷民难以管控,官府负担变大,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有这三点,再结合状元郎所说的,控制猪种、饲料和售卖等方式,假以时日,等夷民定居村落、汉夷通婚后,西南边陲叛乱的成本大大增加,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,不费一兵一卒解决夷民反叛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符川震惊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