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空子本身没有错,安然的过错在于自己财技玩得太过分了。
和“避税有度”一样,“合理使用会计准则”也是一个度的判断。
从传统能源公司一跃成为高增长、高利润的“新型企业”,安然公司使用了两种方法。
为了扩张企业,需要大量融资,但安然又不想增发股票或直接发行更多负债,以免摊薄股权或降低债信评级。
在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,安然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:利用关联企业来隐藏债务。
这是第一个空子,虽然拥有许多子公司50%以上的股份,但通过董事会席位的设置,只占少数席位的安然公司没有名义控制权,仍然无须合并其报表。
所以,虽然在实质上控制了所设立的子公司和投资项目,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很难反映出来。
而利润则可以视情况体现在安然自身的报表里,盈利则通过分红的形式进入自身报表,亏损则直接不体现。
第二个空子,便是“信托基金”。
整个安然事件里,安然一共有数十个信托基金计划,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分别称为“马林”(marlin)和“鱼鹰”(whitewing)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