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怕是来信骂他的,他都没有反驳,只是用一种平实到近乎无辜的语调回复道——

        “感谢您的激烈批评。‘自由之音’的宗旨,只是把正在发生的、人们关心的事,尽可能真实地传递到您的耳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至于判断,永远在您,以及千千万万像您一样有智慧、明辨是非的听众手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种“娓娓道来”、“如面谈”的风格,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魔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芝加哥乃至更远地方的听众,第一次体验到,足不出户,坐在自家的客厅里,壁炉旁,就能同步听到全国各地的喧嚣与争辩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这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直播”,杰夫·哈克曼很多时候也是在转述电台收集到的全国各地报纸上的讯息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没有多少人能收集全国各地的报纸。

        听众们只知道,他们只需要坐在收音机前,就能“同步”知晓千里之外发生的戏剧性事件,听到不同阶层、不同地域、甚至不同立场的人最直接、最鲜活的反应。

        杰夫的声音,成了连接个体与宏大事件的奇妙纽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感觉新奇、刺激,又带着一种奇妙的参与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自由之音”火了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