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不是自己仗义出手,俩人早就被世家门阀沉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个月之前,又是自己拿了三千贯投资,才让这个两手空空的衰仔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那《大宋财经周刊》,必须是,也只能是他的!

        什么苏轼,他家做过皇帝么,有上千的族人男丁么,有百万贯的家财么?

        青史留名的机会,即便是天才,一生中也仅能遇见一两次。他试过了,文学和治政他都没天份,这是他仅有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超越管仲和桑公羊,成为举世第一经济大家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钱韦明双目赤红,鼻翼抖动,如同愤怒的公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兄弟嘛,开个玩笑,别这么认真行不行?好了,总编必须是你的,苏轼来了让他在你手下当叠码仔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长安不再调戏自己的合伙人,上哪儿找这么好忽悠又有钱的主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把两口箱子重新封好,又掏出来一份名帖。

        紧握着钱韦明的双手,两眼对视,仿佛要托妻献子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