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宣传,现在大宋已经没有自己的敌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以职业学校的名义,他让艾大叔跟孙老板共同组建了一个印刷机构,负责将来印刷教材和老师的作品。

        研究目标有了,研究方法有了,研究人员也有了,现在连出版设备也已经配齐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谁,配当自己的竞争对手?

        开印吧,让大宋的土著们,在自己的智慧下颤抖吧!

        虽然现在一份刻版只能印刷一百来份,但这完全没问题,只要多招几个写字工整的抄手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四千份手写体印刷文章再次投放到汴京的学界和工商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《关于土地的研究》?”司马光盯着这份不知道怎么搞出来的粗糙印刷品,心里充满了疑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风格,明显就是李长安啊,可为什么文章作者写着“苏轼”呢?

        苏轼就更纳闷了,自己是研究过都江堰工程,想把这种分水方案运用推广到其他各地。可自己没研究过农学啊,什么五种基本土质、腐殖层、透气性、固氮作用,把他这个天才完全看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