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着正业不干,苏轼也脱了官袍,跟着查起资料。
折家、种家、石家、符家、曹家、李家、高家、药家、杨家、潘家.......
越查越多,越来越心惊,对比着朝堂上各方势力的态度,很容易就能猜出谁跟谁有勾连。
咽了一口吐沫,苏轼卷起袖子,擦了一下额头。
这才发现,身上已经湿的如同水洗。
“长安,别查了吧,这些人没一个咱们惹得起。
“不对,都得抄下来,这以后就是咱们做事的护身符。诶,还是为兄想的浅了!”
李长安赶紧回嘴,“别占人便宜啊,怎么就为兄为弟了?”
苏轼是真不敢查了,触目惊心。原来所谓朝局,就是一群豪强和军头雇了一帮文臣来打嘴仗。
自己在蜀中又何尝不是呢,跟随自己来的十几个弟子,哪个背后没有大户豪强的身影。
前面那一百二十个学社成员,个保个都是某个学派的精英人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