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没有知网,没有数据库的时代,想要写一篇经济论文的难度,大概相当于普通人写出一首《明月几时有》。
以诸位新人的能力,还不足以单独完成此鸿篇巨著。
“韦明,按照表格统计法,你以十年为一周期,把各产地的茶税统计一下...”
“韦民,你来做这个,榷货务的茶叶贸易变动曲线...”
“徐植,你到开封府架格库去一趟,查一查三大贸易线的茶货总量变化...”
不再以锻炼人才为中心,他开始直接指挥。
一个个人分派出去,一项项数据慢慢浮现,编辑组的人渐渐意识到,自己在做一项伟大的工程。
朝廷正式记载茶税,是从真宗开始。
天禧五年,朝廷所征收到的实物茶税为一百一十七万斤;到仁宗治平年间,实物税改货币税,每年大致能收到八十五万贯;英宗之后,税额逐渐增高,眼下大致在一百二十万贯。
令人感觉吊诡的是,按照榷货务每斤茶五十到七十文的课税,再加增交易税,最终税收量跟在册茶园产量对不上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