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道:“若臣没有活到五十多,要么在更加残酷的斗争之中被废,息隐王诸子就是他的命运。或者是臣荣登大宝,那他就会重复臣的命运,只会死的更惨。

        穆穆的母族武功苏氏,前脚把女儿嫁给臣,后脚劝臣的政敌开设文学馆,还亲力亲为,带这一堆学士走遍山川异域,帮着臣的政敌编撰《括地志》,打压于臣。父亲,您说这算不算愚弄?算不算背叛?

        有这样一个母族,我会多恶心这个孩子?我一但登基,苏家就是外戚,穆穆不得君父喜欢,就必然靠拢外戚,以求自保,他越是靠拢,臣越是恶心,就越厌恶他。

        父亲,您觉得是武功苏氏扶持穆穆推臣下位的可能性大?还是臣弄死他的可能性大?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的穆穆,是我同太子妃期盼得来的孩子,之前的穆穆,他是为了夺嫡争宠的产物,可是他的到来,并没有缓解我在朝堂上的劣势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他出生的那一年,父亲你咒我去死。在他庆生宴上,不管父亲有心还是无意,你的一句话都挑拨了魏征和房玄龄的矛盾,让我的处境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是贞观十二年三月出生的,我是贞观十三年三月拜师房玄龄,也就是说,他满周岁的时候,我还被房玄龄恶心一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多因果加持,父亲为什么会觉得,臣没有走谋反之路,他的下场会更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听得心里五味杂陈,他知道,这一切的乱局都源于他,凡事举棋不定必生祸端,何况是太子之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承乾,穆穆他真的很聪明,那些拗口难懂的圣人言论,你说一遍,他都能记住。还有那些词赋什么,只要教几遍他就能读下来,读过几遍,他就背下来。承乾,他才两岁多,好生培养,他将来前途远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帝这是怕他毁了李觉,开什么玩笑?他和苏氏努力了一个多月,盼星星,盼月亮,盼来的孩子,他怎么会毁了李觉?

        “承乾怨恨父亲你的愚弄,怨恨你一次次的羞辱和践踏,早就成了执念。执着于某一念,必将为其受困一生。陛下,你是父亲,他注定不可能把屠刀落到你身上,那就必然有一个人,要去承担这个因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