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百年来,那些成就超越当前历史的少之又少。智谋、学问,机遇,还有那玄之又玄的天命,缺了哪一样都是时代的炮灰。
臣也就渐渐的放下了,随遇而安,学会平淡看待一切,掂量清楚的自己的份量,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。不坐以待毙,也不好高骛远。”
李世民问道:“拿你在未来的家境条件和现实,告诉我,你的生存之道。”
李承乾笑道:“祖母和父亲在公,母亲和祖父在教育界算编,外祖从商,有人脉,有财力,放在县城,臣就是婆罗门。出了县城,大人物想捏死臣,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,趁根本没有还手的力量。
若要在更大的地方立住脚,就必须为自己找到更大的靠山,可臣家的实力并不足以承担更大的风险,往上走很大概率沦为他人手里的刀,一个浪头过来,臣就会被腿出去祭旗。
臣的发展方向,就是苟在原地,要么走公家,要么发展商业。但臣可以不走公家,臣家里有人在公家,能够维持人脉。臣着眼于商业这一块儿,要紧盯社会的发现变化,从中寻找机遇。
研究社会发展,自己影响商业发展的政策,大部分关联教育界,而我的祖父,就是大学高知,我的母亲留在高中任教,不是她愿意留在本地,照顾我的成长,不是他的能力只能留在本地。”
李世民笑道:“没想过成为封疆大吏?”
李承乾笑道:“我不够根正苗红,就不去肖想了。”
“根正苗红,什么意思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