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文学 > 历史小说 > 明末隐龙 >
        话音未落,墙角的阴影之中,一道身影如同水墨画里被骤然滴入的墨滴,迅速晕染开来,无声无息地浮现。柳如烟依旧是一身纯黑的夜行衣,料子紧致,勾勒出她纤细却矫健的身形。左臂的空袖随着穿堂风轻轻摆动,如同蝶翼轻颤,右臂自然垂落,手掌握着一柄短匕,却不见丝毫寒光外露。她整个人的气息都收敛到了极致,仿佛与周遭的黑暗融为了一体,若非那双眼睛,几乎让人无法察觉她的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的眸子在昏暗的光线下亮得惊人,如同寒潭深处的冰晶,清澈、冰冷,能映照出人心最细微的波动,任何谎言与伪装在这目光下都无所遁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陈怀安,底细。”林宇的声音依旧平静,言简意赅,没有多余的铺垫,直接切入核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陈怀安,泉州府南安人,年约四十五。”柳如烟的声音清冷平直,如同冰珠坠入玉盘,清脆、冷静,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,不带丝毫个人情绪,“其父曾为小海商,后家道中落,负债累累。陈怀安早年混迹泉州府市井,精通算术,尤擅心算,心计深沉如渊。约二十年前投入郑芝龙麾下,初为船队账房,因手段狠辣、算无遗策且对郑芝龙忠心耿耿,逐步崭露头角,渐得重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顿了顿,补充的内容更加关键:“现为郑氏集团核心幕僚之首,执掌‘通海堂’,专司与红毛番(荷兰人)、佛郎机人(葡萄牙人)、倭商及沿海各路势力谈判,负责收取‘牌饷’(即保护费),并处理郑芝龙不便出面的各类‘私务’——多为暗杀、离间、刺探等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人心思缜密如发丝,极擅察言观色,揣摩人心。谈判时惯用绵里藏针、笑里藏刀的手段,尤好以重利诱之,以威势压之,软硬兼施,鲜有失手。”柳如烟的声音没有起伏,却精准地勾勒出一个危险人物的形象,“郑芝龙派其前来,一则显露出对此次接触的重视,二则此人眼光毒辣如鹰隼,最善评估对手的虚实深浅。其所图,绝不仅仅是寻常商货往来那般简单,必是为探查川东的真正实力而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宇微微颔首,指尖无意识地在“郑芝龙”那方狮钮印文上缓缓划过,仿佛在触摸那股潜藏在纸张背后的、纵横七海的霸权力量:“郑芝龙纵横七海数十年,麾下耳目遍布天下,消息灵通远超常人。咱们在月港大肆采买船料、硝石,在伶仃洋的种种动作,甚至‘翻江龙’覆灭后长江水道规矩的重立……这些,都瞒不过这位‘海龙王’的眼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转过身,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,那夜色浓稠如墨,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。但在林宇眼中,这夜色似乎并不存在,他的目光仿佛已穿透了千山万水,越过了层峦叠嶂的山脉,望向了那片无垠的蔚蓝海洋:“他蛰伏观望了这么久,看着川东从夔门崛起,看着我们整顿内政、拓展势力,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。他这是想亲自来看看,这突然从夔门峡谷里冲出来的川东,究竟是一条能与他共舞于天下的真龙,还是一条误入深海、可供他随意吞食的肥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宇踱步到巨大的川东舆图前,手指先是重重一点,落在长江入海口那片象征着无垠海洋的空白处,那里是郑芝龙的天下,是传统舆图无法描绘的未知之地。随即,他的手指缓缓西移,越过广袤的南方大地,最终精准地落在了伶仃洋畔那个不起眼的、被他亲手用朱砂标记的“望海角”墨点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回复郑家。”林宇的声音陡然转沉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,如同利刃出鞘,划破了房间内的沉寂,“川东虽地处偏远,物产不算丰厚,然亦仰慕郑将军威名,愿与闽地通商互利,共谋福祉。会面地点,就定在我方伶仃洋‘望海角’码头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目光锐利如鹰,一字一句道:“时间——七月十五,月圆之夜!”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;http://www.jf6666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