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玩意儿都属于你发现就是你的,再还有西米,椰子,菠萝等等玩意儿,各家干各家的,周瑜根本不管,江东世家自己整到沿海,自己能卖出去,赚多少是多少,周瑜同样也不管。
这对于江东世家而言当真是老爽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江东世家虽说很混乱,但还真没有反孙策和周瑜的意思,毕竟孙策给了他们封地,而周瑜给了他们喝汤的机会,这都是利益,不过相对而言,若是这俩人需要选一个反的时候,反周瑜!
陈曦大致也清楚这些,毕竟某些沿海的郡县搞的那些本地小厂,时不时就在搞东南亚的特产,这说明什么,说明他们在一同搞发展。
考虑到这种事情百利而无一害,陈曦也懒得去管,对于能这么搞发展的,一律该赏赐就赏赐,可以说东部沿海,靠着海运优势获得加持的官僚,只要自己不收受贿赂,埋头发展,基本在三五年间就能上一个台阶。
当然这并非是这些官僚的能力,而是时代的发展和加持,真要看官僚能力,还得看那些困难地区,毕竟靠时代红利,靠风口,那是个人都能起飞,所以对于这些从东部起来的官僚,陈曦还是会将他们往中西部安排尝试一下,看看他们的真才实学。
故而,羊耽这边,陈曦想的是先难后易,毕竟在川蜀东州这种地方熬出来,再去东部沿海,那资历和功绩都有了,而且根子在凉州,川蜀,后面就算有人查阅档案,起码也能证明确实在困难地区磨炼过,这是加分项,不过刘桐做主要调往徐州,陈曦想了想也同意了。
大不了后补就是了。
而刘桐又不是什么口风很严的人,尤其是对于身边的人,在摆平这件事之后,就直接对辛宪英说了,顺带恭祝辛宪英新婚,然后还记得让辛宪英给自己再找一个大长秋詹士。
换句话说,从那个时候开始,刘桐就没拿辛宪英当侍从官,而是拿辛宪英当自己的小辈,只是辛宪英为人稳重,虽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,但在这些细节上,还是很注重的,最起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现在羊耽还没调职,她也没有卸任,所以她依旧干着大长秋詹士的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