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随着朝廷的这一项政令下达,各地倒是几乎没有什么抵触情绪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于光和六年刘辩初摄朝政,实际上如今大汉各地的州、郡级地方行政主官基本上都换了一批,加之刘辩这位天子彻底树立了权威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不严重触及百官及世家豪门利益,反对声便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    况且纸张在这个时期产量本就在逐年增长,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,对于纸张的需求量都在逐步攀升,只是受限于纸张的质量、价格才无法取代竹简作为主流文字载体。

        价格低廉,轻便且文字利用率高的纸张,取代竹简几乎没有受到多少阻力就在朝廷和地方官署推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大司农署,每日面对一卷卷账簿,也许某一个郡一年的收支账目,动辄就能列出整整一车的竹简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需要核对,则要在一车乃至更多的竹简中来回翻找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纸张避免了麻烦,最多不过是多翻几本账册罢了,还能通过折角或是以小竹片书写作为书签将有纰漏之处标出,在进行总结报告以及上奏天子之时也能更加省心省力,受到了大司农署以及各地行政主官的大力支持和推广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纸张皆由少府供应,所有官员除俸禄外会依据官秩发放不同等级的纸张津贴,以实物赠送给各级官员,不必国库出半个五铢钱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百零九章:这钱朕敢给,你问问他们敢收吗!

        大司农曹嵩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对纸张进行宣传,推动纸张取代竹简作为主流文字载体的进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