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在辽东郡担任长史,自然是要对周边几个邻居的底细摸清。
鲜卑自有朝廷大军盯着,不必他操心。
扶余和高句丽近年国内的动向,也早被往来其地的汉商和高句丽商人探明,报了上来。
高句丽这个大汉东北方的藩国,近些年还是比较听话的。
前任高句丽王伯固77岁即位,在孝质和孝桓皇帝年间曾多次劫掠辽东郡郡、乐浪郡和玄菟郡,杀死带方县令,抢走乐浪郡守的妻子儿女。
建宁二年(169年),玄菟太守耿临出兵讨伐高句丽,斩杀数百人。
高句丽王伯固投降,其地归属辽东郡,刘宏便将高句丽领土划归辽东郡治下,熹平年间,又将其划归玄菟郡治下。
光和二年,伯固病逝,时年58岁的高句丽王太子高男武即位,遣使来朝。
因要抵御北方强敌扶余,不敢得罪大汉这个外援,一直还算安分,约束部众不得袭扰边郡,并且学习大汉治理国家的方式,又在大汉的要求下学习汉文化。
但骤然听闻高句丽人来了,卢阜的第一反应便是,定是这个寒冬高句丽人熬不住了,故态复萌,又来辽东打草谷。
但公孙平却是连忙止住兵曹掾,喘了好几口粗气,连连摆手,道:“不…不是来劫掠的!是…是高句丽王的使团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