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维持三足鼎立这种微妙的平衡,刘辩自然对蔡瑗主动拉拢刘清的行径乐见其成。
刘清因袁尚之故,绝无立后可能,即便他这个天子效仿始皇帝终生不立后,百官也绝不会认可刘清。
尹姒一介宫人,南阳尹氏三代之内无人官至二千石,毫无竞争力。
新晋采女环蒲,虽是彭城王刘和所进献,但彭城环氏不过是寻常豪强,甚至都不是世代簪缨(为官),更无资格问鼎后位(注1)。
伏寿虽是婕妤,又有其母阳安长公主帮衬,阳安长公主又与何皇后也交情匪浅,但其伏胜后人、今文士族的出身,注定不会被古文学派的朝臣所接纳。
当然,最终谁将执掌那一方皇后玺绶,决定权牢牢握在刘辩自己手中。
无论出身如何,朝臣是否认可,只要他属意,便无人敢置喙。
一切取决于天子是否要亲自下场镇压非议罢了。
指腹传来的异样触感让伏寿娇躯微微一颤,微微抬眸,正对上刘辩眼中一闪而过的促狭笑意。
伏寿俏脸霎时飞红,连忙低下头,回味着着方才天子在她指腹上留下一抹龙涎时,那微妙异样刺激,不由让她春心轻轻荡漾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