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、制度革命(二)
朱慈炅和洪承畴都有些愕然,都看了低着头的陈子壮一眼。
朱慈炅目光迅速投向御案,他不想被看出眼中浓浓的失望之意,这又是一个文震孟吗?
御案上的书册是打开的,上面是朱慈炅密密麻麻的炭笔手书,最新一段文字是:
课后提问:火上浇油可以灭火吗?
教授要点:这一章要告诉孩子们火产生的原理,三要素。但可以基于实践,发散思维,勿要局限孩子们的想象力。
即便有孩子提出没有三要素也能着火的荒谬想象,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去寻找发现真相。切勿以圣人言,朕言束缚思想。
教育之真义在于,吾辈从先辈手中继承的知识不过是一些火源,我们下一代都是可燃物,而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助燃剂,只有同时将火源和助燃剂传给下一代,我中华文明之火焰才能持续兴旺。
朱慈炅想了一下,在想象力后面又补充了一句:同时,也要约束保护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实验,不要教出一个个小纵火犯。
唉,这东西就很难,要自由又要约束,一般老师把握不好这个度的。
陈子壮,不会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吧?大明教育的失败品,还探花之才。
“陈卿涉及的是什么政务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