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、制度革命(七)

        来宗道人不在南京,却把南京的人酸到了。朱慈炅自己觉得酸酸甜甜的挺好吃,但有不少人受不了酸,因为是皇帝赐的,又不能吐,脸上的肉都在抖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御书房内的气氛的确缓解了许多,不招惹小皇帝,小皇帝还是蛮可爱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阁大佬们早就学会顺毛捋了,便是刘一燝,没有原则问题,也不会强烈反对小皇帝的意见,因为他可以轻易就让小皇帝的旨意变形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坤非常贴心的端了盘子将诸位大臣吐出的杨梅核收集,唯有到了孙传庭面前让孙传庭有些小尴尬,孙传庭连杨梅核一起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慈炅也注意到了,淡淡的开口转移注意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事,朕第一次吃的时候也差点把核吃了,还挺香的。这东西我们北方就不产,来先生家里却根本吃不完。朕吃的时候就在想,要是有商人能把这东西运到北方,应该也挺好卖。

        朕记得当初开发九真养生茶时,有太医就提出了一种来自山西的野果,叫沙棘果。此物便是单独食用也对养生十分有效,可惜没有能大规模种植,无法稳定供货而放弃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有商人愿意收购,北方山民大规模种植,那对北方山民来说,也是一笔可观收入,不无小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崧终于发现一件自己能接话的事了,鼓着胖脸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,沙棘果臣知道,山西其实不多,陕西比较多。这东西可以酿酒的,曾经有陕西商人送过父王一坛。若此物当真养生,皇家福康安可以开发果酒,为陕西养民,为皇上分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皇家福康安五个字,朱慈炅的嘴角都抽搐了下,赶紧转移视线,不想理会他由崧叔。一提到商事,这位瞬间来劲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