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、常侯入宫

        刘一燝在蹲坑的时候认真考虑过朱慈炅的圣意,他是帮朱慈炅审阅过蒙学教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是蒙学,内容很简单,逐步深入,便是那所谓天启数字也非常简单,但即便如此,刘一燝也发现了大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常识二年级中就出现了关于天地的解释,朱慈炅想教育下一代的天,完全替换了传统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天渺渺不可寻,故未知为天,已知为地。古人以云为天,后人登高山识云后,云便是地。日月为天,待后人登月,月亦为地。天在人思想中延伸,而地则是人类认知的限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问题,刘一燝曾想和朱慈炅争论,但是他拿不出证据,而朱慈炅已经叫邱致中设计更复杂的望远镜要用来望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直接颠覆了儒家天人感应的叙事,但朱慈炅似乎根本不想以儒道治国,他践行的是兵强马壮的天子之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口口声声要学礼的小魔帝,南京城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他的士兵,甚至还要求是跟随他参加过燕山大战的精锐老兵,其他也必须是皇民义务兵,整个南京紫禁城乌烟瘴气,无礼之极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朱慈炅的教材中没有经典,所谓经典全部是节选,最让刘一燝气愤的是,常识中竟然出现墨家技法,墨翟居然也成了先贤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一燝感觉朱慈炅读书读偏了,这小王八蛋什么书都读,还每天都读,虽然不是他自己读,但这些杂书给他留下的印象更深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一燝深深感受到自己教育的无力,太聪明的学生真的不好教,主见太多了,方向把控不住。一直以来,刘一燝的自我安慰都是皇帝还小,士林也是这么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一燝从张瑞图那里抢到了皇帝的教育权,这对东林党人无疑是巨大的胜利,所以小皇帝的一些过份举动他们都能容忍,因为他们坚定的相信,未来是属于他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