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诸君,请入座吧。朱指挥,你是总指挥,不如就由你来主持军议,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范景文年纪不过四十出头,三甲进士中流,但他在平辽的控制力,绝不是小他十多岁、探花郎出身的陈子壮在天工院,和大他十多岁、翰林清流的孔贞运在南礼部可以比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吴甡这样的刚烈文官,还是陈震亨这样的天子悍将,王世德这种厂卫密探,乃至苏布地这些蒙古人,都对他相当尊重佩服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战力恢复得如何,范景文在平辽短短数月,至少是坐稳了总督位置的。他邀请代表天子的邱致中坐上了左首主位,又亲自将高文采引到了右边武将序列的首席,自己在右首主位落座

        传完圣旨的邱高二人其实已经应该按本职落座了,两人的本职其实不算高,范景文的安排让两个人非常舒服,手下人也都没有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堂宽阔,但坐椅其实有限,便是山海关副总兵的孙应元也没有捞到座位,乖乖的在总兵们身后站立,其他将领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可贞起身吩咐亲卫,将平辽大沙盘抬进来,然后才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部堂,诸位同僚。陛下的旨意是分兵三路,各自为战,各取目标。我的意见是,各部的具体战法平辽战区就不作安排了,但是我还是希望互相之间能尽量有所呼应配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世明皱着眉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占遇,我们从草原进军,要配合你们中路,不好办啊,至少联络就是大问题。我们是骑兵,我心中的想法是要快速进军的,就算带上信鸽也不现实。草原上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哪了,收不到信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