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镜报》将齐达内“永远不说永远”的复出暗示与英格兰队的“双德问题”(杰拉德与兰帕德共存难题)对比,认为法国队“至少还有罗伊这样的年轻核心,而埃里克森仍在为中场搭配头疼”。

        BBC体育则分析齐达内与罗伊的潜在冲突,引用亨利“法国队不能没有齐祖”的言论,暗示若齐达内回归,罗伊的领袖地位将面临挑战,标题直白:《19岁魔王VS32岁大师:法国队的权力游戏》。

        《独立报》总结称:“法国队看似赢了比赛,实则输了团结。多梅内克的摇摆、亨利的失落、罗伊的野心,让这支球队像极了更衣室里的定时炸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文章预言若法国队持续内耗,2006年世界杯可能重蹈2002年小组出局的覆辙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,《442》杂志更关注罗伊的竞技价值,认为其“用绝杀和助攻证明了自己能扛起球队”,并调侃切尔西球迷应庆幸“穆里尼奥买到的不仅是射手,还是法国未来十年的领袖”。

        《队报(伦敦版)》更是曝出一则猛料:法国队老将马克莱莱在返回伦敦后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,称自己在国家队未受到应有尊重,并暗示包括他在内的多位老将已失去价值。这番言论被解读为双重不满——既针对多梅内克教练偏袒新人的战术安排,也暗指年轻核心罗伊态度骄横。

        值得注意的是,马克莱莱与罗伊在切尔西同为法国球员,此番表态引发外界对蓝军更衣室法语帮内部矛盾的猜测。

        更棘手的是,罗伊与队内英格兰球员本就关系平淡,训练后鲜少私下互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与他在摩纳哥时期团结队友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,让人不禁怀疑切尔西队内关系是否暗流涌动。

        2004年9月10日,罗伊刚从国家队回来,风尘仆仆地赶到切尔西训练基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