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孩子直接去旁边寻自家大人要东西吃,旁的孩子见着就觉得那处定然是放饭的地方,居然也成群结队地跟过去,围着桌上几个大人叽叽喳喳要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客人被缠得没办法,只能端起一盘算是清淡的菜,拿双干净的筷子,给这个夹一块,给那个分一口,忙得手忙脚乱。

        有的孩子嫌弃等待的时间太长,居然向周围开辟新“食堂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围着大堂里客人的桌子腿转悠,小脑袋从桌子底下探出来,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菜肴,嘴里还奶声奶气地说着“福如东海”“寿比南山”之类的吉祥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话都是家里教的,至于什么时候说、对谁说,他们其实一知半解,只知道说这些话,大人们会高兴,说不定就能给点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能挤进春风得意楼的客人,非富即贵,没一个是穷酸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帮孩子跑跳了大半天,身上难免沾些尘土,却也算不上埋汰。毕竟一直在室内,没滚过泥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一个个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,小脸圆圆的,看着就让人心软,即便围着桌子要吃的,也没人觉得厌烦。

        旁边的仆婢们却看得冷汗直流,桌上的客人都是萍水相逢,虽不是什么珍贵吃食,可让自家小主子围着陌生人要东西,总归是失了体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时候要是把孩子抱走,小家伙们保准当场哭闹起来,闹得人尽皆知,反而更丢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