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今日,项兴朝一行人却无缘见到那些同为“北方旱鸭子”的同行们在水中扑腾的英姿。
因为杏花村的所在与水训之地相隔甚远。
曲江池名为“池”,实则是长安一百零八坊中最大的地面水域,占地极广,水域蜿蜒。
如此一来,也保证了杏花村制酒水源的“纯洁性”,免受水训的影响。
杏花村的布局延续了长安商户常见的前店后坊模式。
临街的一排门面房装修得颇具格调,朱红的门窗,挂着写有杏花村字样的酒旗,店内陈设着大大小小的酒坛、酒壶,还摆了几张桌椅,像极了寻常酒肆,只不过酒牌更多、酒器更全,透着一股专业卖酒的气派。
唯一的不足,大抵是它没开在东西市那样的繁华地段,无法像其他酒肆那般吸引往来的“酒虫”,零售生意不算红火。
不过这倒也符合杏花村的定位,它本就不以零售为主,而是专注于大宗批发。
戚兰娘一早就到了杏花村的铺子里,仔细检查了即将交付的酒水和酒器。
见项兴朝一行人准时到来,她立刻笑着迎上前,将人引进后院的交货区域:“项郎君,一路辛苦,酒水都已备好,你过目查验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