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兰娘说起一些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法门,“其实这松木桶买回去,用处不止装酒。等桶里的酒喝完了,清洗干净后,可以用来装其他酒水,试着改变新酒的风味。也能装粮食、干果之类的物品,防潮又耐用。手艺巧些的,还能把木桶改装成小水桶、矮脚案几,一点不浪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杏花村“强买强卖”出那么多松木桶,若是顾客自带桶来装酒,酒价自然是按“裸酒”算,能便宜些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千百里的路程,谁会特意带着几车木桶上路?

        占地方不说,一路的运输费用、人工费用加起来,还不如直接买杏花村配好的松木桶划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是带高价值的货品,更有利可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正因如此,拜杏花村所赐,不少合作商都添一门副业,专门卖用过的旧松木桶,倒也能赚点小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卢照没喝过其他其他松木风味的酒水,好奇道:“戚娘子,除了松木地瓜烧,还有哪些酒好喝?也给我们说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戚兰娘顿了顿,认真答道:“一地山水养一地酒,北方的酒水我了解得不算多。如今一一试来,最受欢迎的是剑南烧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长安市面上,度数最接近地瓜烧的烈酒,口感醇厚,不少喜欢喝烈酒的主顾都爱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话一出,旁边几个幽州小将官顿时失笑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和剑南一南一北,隔着千山万水,别说剑南的酒水,便是他们的人也少有去幽州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