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明月刚才见识了画师丁的敷衍,心里有些担心再被蒙骗,连忙凑上前查看。
瞧着画中人衣袂飘飘,身边还有祥云勾勒的雏形,忍不住反驳道:“看着明明挺仙的呀!无论是衣裳的样式,还是飞天的姿态,都像极了传说里的仙女。”
柳月娥解释道:“神佛从不‘正眼’看人。”
他们居于九天之上,睥睨众生,眼神里既有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,也有不涉凡尘的绝情冷漠。
画中人的眼睛却直视线画外,眼神里带着鲜活的笑意,能让人一眼看出欢喜。
这是凡人独有的眼睛,有温度,有情绪,藏着悲欢喜怒,是活生生的人该有的模样。
这么一解释,众人方才恍然大悟,彻底明白了仙与凡在画像中的核心区别。
赵璎珞忽然想起绘画之初,左文竹曾与画师戊低声交谈了几句,想来便是在沟通此事,刻意保留凡人的眼神,而非完全照搬神佛的清冷姿态。
画师戊此刻毫无被抓包的羞窘,反而带着几分自得。
这无疑是最稳妥的处理方式,既满足了赵璎珞对“天女”造型的要求,又避免了神佛画像的刻板感,任谁来看都挑不出半分错处。
这般费心设计的巧思被人识破,画师戊心中难免生出几分得意,画师不仅要精通笔墨技法,更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巧思。
文化工作者必须有文化,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