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岁半了,去年二月初生的。”白秀然想了想,又补充道:“别看才一岁半,个头都快赶上三岁的孩子了,身子也沉,抱一会儿胳膊就酸。”
此时,段晓棠的肖像画已经小心收了起来,画师乙面前只铺着一张粗糙的麻纸。
毕竟是凭着描述作画,免不了要反复修改,起步阶段用麻纸打底,能省些贵重的绢纸。
画师乙听后,先抓住了徐六筒最显著的特征——胖。
在纸上轻轻勾勒几笔,一个圆脸蛋、圆身子的胖娃娃轮廓便出来了,憨态可掬。
在传统绘婴童画里,一胖遮百丑,这般圆润的模样,本就是所有家长心中的“梦中情娃”,光是这身形,就有了几分神韵。
白秀然又絮絮叨叨地补充细节,“眼睛随他爹,是桃花眼,笑起来会弯成月牙;鼻子小小的,鼻尖有点翘;头顶留了一簇头发,平日里我总给他梳个小揪揪,用红绳系着……穿衣服偏爱亮眼的颜色,尤其是红色的小衫,衬得他皮肤白。”
钟画师运笔如飞,不过片刻,一个咧嘴笑的胖娃娃便跃然纸上。
周围看热闹的段晓棠、杜若昭等人围了过来,连连点头,“像!这圆乎乎的样子,一看就是六筒!”
传统绘画本就追求“神似”而非“形似”,只要抓住了人物最核心的神韵,余下的细节,看画的人自会凭着想象补齐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;http://www.jf6666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