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仅如此,前几年水灾,要不是武家三房的武正梁大爷带头赈灾,设粥棚,还招募流民垦荒,那时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。”
“没错,有武正梁武四爷这般人物,也是我们姑苏人之福,来,吃菜,还是五味楼顾念我们这些熟客,刚刚初冬就吃到这冬笋冻了,看看,全楼能吃到的可没几桌,多有面子。”
武成玉右手执筷夹起一块咕咾肉,外层裹着一层生粉炸成,入口酥脆,里层的里脊肉嫩的刚刚好,还带着浓郁的肉汁儿,金水哥的手艺大有长进。
至于武家近况,倒也没有让武成玉有任何意外。
当初因为史弥远,武家三房分裂,后来武成玉刺杀史弥远,仅次于史弥远的郑清之正好上位,此人正是武家的靠山。
所以武家大房二房搬迁到了杭州,想要靠上郑清之这棵大树,现在也算是得偿所愿了。
他的三哥武成廉现在刚刚三十出头,就是户部侍郎,也是因为得到郑清之的提拔。
说起来大房二房也是托了武成玉的福,若是史弥远在位,郑清之与史弥远只是合作关系,位在史弥远之下,武家和史弥远毕竟隔了一层,绝不可能得到现今这么多的好处。
至于三房,当初激烈反对靠拢史弥远,又因为武成玉与大房二房闹翻,现在郑清之的好处,自然不会漏给三房。
不过大房二房离开,三房独掌姑苏的武家产业,以四伯武正梁的本事,这些年三房过得应该不错。
听到这里,周围的食客又转换了话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