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成松被流放后,江南织造府的风气为之一清。萧书生琰重新回到了监察御史的岗位上,继续追查那些陈年旧案。他发现,除了天启年间的云锦案,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龌龊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天,萧书生琰正在整理卷宗,忽然发现了一份关于漕运的记录。上面记载着每年有大量的粮食在运输途中“丢失”,而负责漕运的官员却总能找到各种借口搪塞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萧书生琰觉得此事蹊跷,便决定亲自去漕运码头查探一番。他换上一身便服,来到码头,只见漕工们正忙碌地装卸粮食。他拉住一个老漕工,问道:“老人家,我看你们这粮食装卸得挺顺利的,怎么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粮食丢失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漕工看了看四周,压低声音说道:“小伙子,你是外乡人吧?这粮食哪里是丢失了,分明是被那些当官的克扣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书生琰心中一震:“克扣?他们怎么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不敢?”老漕工叹了口气,“那些当官的和粮商勾结,把好粮食换成劣质的,然后把多出来的好粮食卖掉,中饱私囊。我们这些漕工,就算知道了也不敢说,否则会被他们报复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书生琰听后,心中怒火中烧。他没想到,在这朗朗乾坤之下,竟然还有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行为。他谢过老漕工,转身离开了码头。他知道,自己又要开始一场新的战斗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萧书生琰回到府衙,立刻召集了几名亲信,商议如何调查漕运黑幕。经过一番讨论,他们决定兵分两路:一路去调查那些粮商的底细,看看他们和哪些官员有勾结;另一路则潜伏在漕运码头,收集官员克扣粮食的证据。

        几天后,潜伏在码头的亲信传来消息,说他们发现漕运总督张大人经常和一个叫刘三的粮商秘密会面,每次会面后,刘三都会运走一批粮食。

        萧书生琰得知后,立刻带人前往刘三的粮铺。他们在粮铺的后院发现了大量的好粮食,而这些粮食的包装上,赫然印着漕运的标志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;http://www.jf6666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