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书瑶,“他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,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,“那支兰草簪,我一直戴着。“他松开手,从贴身处取出玉簪,簪头的棱角已被体温磨得圆润,“掉进河里时,我死死攥着它,想着你说过,玉能安神。“
萧书瑶看着那支历经劫难的玉簪,忽然笑了,泪水却顺着脸颊滑落,滴在甲片上,发出清脆的响。她想起那年在曲江池边,他笨手笨脚地替她簪花,指尖的薄茧蹭得她耳根发痒。
“愣着做什么?“她转过身,将玉簪重新插进他的发髻——虽然他现在短发凌乱,根本簪不住什么,“还不快处理伤口?难道要等我亲自给你上药?“
沈砚之笑着点头时,青禾已生起了火堆。药草的清香混着烤鱼肉的香气,在荷塘边弥漫开来。亲兵们围坐在一起,听着远处传来的蛙鸣,仿佛忘记了连日的奔波。
萧书瑶靠在沈砚之肩头,看着萤火虫在荷叶间飞舞。他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,却紧握着她的手,仿佛怕一松开,她就会像那些流萤一样飞走。
“等这事了结,“她轻声说,“我们就在江南筑座小院吧,种满并蒂莲。“
“好。“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发顶,声音里带着满足的喟叹,“再在院里搭个画案,画你簪花的模样。“
远处的堤坝在月光下泛着轮廓,像条即将腾飞的巨龙。萧书瑶知道,前路的风浪或许还未平息,但只要身边有这个人,有手中的刀,有心中的信念,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。
夜渐深,荷塘里的并蒂莲在晚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在为这对历经磨难的恋人,吟唱着江南水乡最温柔的歌谣。而在长安的方向,太极宫的灯火依旧亮着,英王萧景琰站在紫宸殿的丹陛上,望着南方的星空,手里捏着妹妹留下的那封信,信纸上的泪痕早已干涸,却仿佛还能闻到江南的水汽,和那永不凋零的并蒂莲香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;http://www.jf6666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