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琰闻言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王爷说笑了,不过是草民平日里批注的两本古籍,想着或许能入王爷的眼,便带来给王爷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致饶有兴致地说道:“哦?那倒要好好瞧瞧。”说着,他示意管家将竹篮打开,取出里面的古籍。

        管家小心翼翼地将古籍递给李致,李致接过,仔细翻阅起来。他的手指轻轻拂过书页,目光专注,时而眉头微皱,时而点头称赞。萧琰坐在一旁,心中有些忐忑,不知道自己的批注能否得到德王的认可。

        过了许久,李致才合上古籍,抬头看向萧琰,眼中满是赞赏:“萧公子的批注见解独到,深入浅出,可见公子学识渊博,实在难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琰听到这话,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,连忙起身道谢:“王爷过奖了,草民不过是略懂皮毛,能得到王爷的认可,已是草民的荣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致摆了摆手,示意萧琰坐下,然后说道:“萧公子不必过谦。本王早就听闻京城有一位萧书生,饱读诗书,才华横溢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他顿了顿,又问道:“不知萧公子平日里除了研读古籍,还有何爱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琰回答道:“回王爷,草民平日里除了读书,还喜欢游历四方,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,也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,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致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萧公子此言有理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方能增长见识,开阔眼界。本王也时常喜欢外出游历,只可惜身为王爷,身不由己,很多时候都被事务缠身,难以如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琰说道:“王爷心系天下,为百姓操劳,草民深感敬佩。草民虽然只是一介书生,却也希望能为国家和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致看着萧琰,眼神变得更加深邃:“萧公子有这份心,实在难得。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,像萧公子这样有才华、有抱负的人,本王很希望能为朝廷引荐。不知萧公子是否愿意入朝为官,为国家效力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琰听到这话,心中一动。他寒窗苦读多年,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,入朝为官,实现自己的抱负吗?可是,他也知道官场险恶,人心复杂,自己能否在官场上立足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他犹豫了片刻,说道:“王爷的好意,草民心领了。只是草民深知自己能力有限,而且对官场之事也不甚了解,怕难以胜任官职,辜负王爷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