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(一)
暮春时节,江南烟雨如织,苏州城外的“望湖楼”酒肆里,人声鼎沸。靠窗的一张方桌旁,坐着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书生,眉目俊朗,眉宇间却带着几分桀骜不驯。他便是萧琰,年方二十,出身书香门第,却不喜科举仕途,偏爱游历四方,饱览山河,更嗜酒如命,常以酒寄情,以诗抒怀。
此时,萧琰已连饮三坛女儿红,脸颊泛红,眼神却愈发清亮。他手指轻叩桌面,目光望向窗外烟雨朦胧的太湖,口中喃喃自语:“这江南春色虽好,却总少了几分豪情。”
邻桌几位江湖侠客听闻此言,纷纷侧目。其中一位络腮胡大汉放下酒碗,高声道:“书生此言差矣!江南水乡温婉秀丽,乃人间仙境,何来豪情不足之说?”
萧琰闻言,缓缓转头,嘴角勾起一抹浅笑:“兄台此言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江南的温婉,是小家碧玉的秀美;而豪情,当如黄河奔涌,如泰山巍峨。若只沉溺于这江南烟雨,岂不小觑了这天地之大?”
络腮胡大汉一愣,随即哈哈大笑:“好一个狂傲的书生!你倒说说,何为真正的豪情?”
萧琰端起酒坛,又猛灌一口,酒液顺着嘴角滑落,浸湿了衣襟,他却毫不在意。只见他起身,走到酒肆中央,朗声道:“豪情,是‘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’的壮志;是‘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’的气节;是‘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’的自信!”
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回荡在酒肆之中,引得众人纷纷驻足倾听。那络腮胡大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,起身抱拳道:“书生好才情!在下赵虎,乃‘清风寨’寨主,不知书生高姓大名?”
“在下萧琰,不过一介布衣书生。”萧琰拱手回礼,语气依旧淡然。
赵虎笑道:“萧兄虽为书生,却有江湖侠气,赵某佩服!今日相逢便是有缘,不如再痛饮几坛,共论江湖事?”
萧琰欣然应允,两人重新落座,酒过三巡,话题愈发投机。赵虎谈及当今江湖局势,朝廷腐败,贪官当道,百姓生活困苦,不少江湖义士纷纷揭竿而起,却又因势单力薄,屡屡受挫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