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内这块定居点的原所有人不持异议,新占领者可以合法拥有这片土地50年,而50年期满,政府再次出让或拍卖时,占领者自动拥有优先选择权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周内这块定居点的原所有人提出异议,要么向占领者支付清理行尸和建设的费用,要么签字放弃。但费用可不是黄金白银甚至纸币,而是能拿到手的物资,这个就有难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基地内部的配给越来越紧张,稀粥很难果腹,为了睡梦里的牛肉面包,更为了一块可能富饶的土地,再加上外出觅食成功者对比反差的影响,核爆外围区域和省份的行尸确实在收缩防御,变异体因为先前的增援也确实数量锐减,都给了人们走出高墙的勇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些在灾难前就拥有工厂、农场或种植园的幸存者开始联合起来,宣称对原有产业的所有权(尽管那些地方早已破败或被行尸占据),并招募人手外出“恢复生产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在基地政策支持与家属区的人合作,提供有限的保护和工具,收获的物资大部分运回基地,小部分作为“报酬”分给出力者。一种畸形的、基于旧时代产权和新时代武力的“外包拓荒”模式正在形成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些新模式出现,让大多数有想法的幸存者把核爆阴谋论抛在脑后,大家开始各忙各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类似高速公路边的“前程饭店”,也俨然成了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冒险者驿站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所谓的“借贷服务”,看似“慈善”的规则,背后也藏着冰冷的算计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为了偿还债务,或被那“1/10”的佣金吸引,或外出受挫被‘刘关张’之流敲了闷棍的,有些就会接受饭店介绍的、前往更危险区域的工作,或者干脆签下类似“劳务合同”的协议,成为某些私人聚居点的长期劳力甚至打手。“前程饭店”则稳坐钓鱼台,通过信息差和风险投资,源源不断地榨取着冒险者的血汗和收获。

        言归正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