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陶枝以为,这位日理万机的陆大人已经将自己抛在了脑后,记不得有自己这么个人物了。
谁料又过了几日,陆盛昀命周婶来传话,叫她到书房一见。
儿子拖拖拉拉地在异地仍未归,周婶这人唤得着实心不甘情不愿,可又别无他法,一路上,只能再三叮嘱陶枝,又不能把话说重了:“孩子是孩子,你是你,有时候大人的想法也未必就可行,大人上头啊,尚有父母以及家中长辈,很多事儿,说来也是身不由己。”
周婶的意思,陶枝懂,她亦笑笑:“为人父母,总是希望孩子过得好,我对钰儿也是,他过得好就行,我的想法也不重要,周婶莫担忧。”
这话一说,周婶内心又有几分愧疚,但这女子出身实在是低,又嫁过人,哪怕真如吴氏所言,她和她那早丧的夫君未曾圆房,她只和大人好过,但人言可畏,风评坏掉了,给大人做个妾,都难了。
周婶转而宽慰道:“你如此通透,往后也不会差,总有个着落的。”
着落会有,但不在这里,陶枝听出了周婶的画外音。
陆盛昀在穗县有多受追捧,陶枝自然有所耳闻,城里待嫁的姑娘家,一个个都盯着在,做不了正房,做个妾也是使得的,家境殷实的富户们没少使银子买通县衙内的官差,只为求得几句美言,给自家姑娘更多的机会。
然而这些钱最终也没起到多少作用,反倒被烦不胜烦的陆大人查出后,全部充了公。
明鸢不时往外跑,出门时两手空空,回来后收获颇丰,陶枝看在眼里,也没多问,尽量不给自己找麻烦。
倒是周婶撞见了几次,操着笤帚就往女儿身上挥,明鸢似早就习惯了,躲得也快,脑子也贼灵光,还知道唤钰儿给自己解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