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到了后面,陈香莲都嫁人了,这两人又搅合在一起,那就不是缘,是孽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能进窑子喝花酒的男人,也绝非可以托付终身的良人,更何况,男人认出了表妹,却未送回,而是私藏在家中,于德行有亏,郑家真要追究出来,男人千辛万苦考来的功名怕要毁之一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明鸢陆陆续续地又打听到不少这案子的后续,执意同陶枝分享,陶枝听多了,也生出几分好奇之心。

        陈香莲脑子不清醒,不肯承认自己的身份,只当自己是晁举人买回去的妾,便是被用了棍刑,打得半死不活,也绝不认错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家丢了面子,有意说和,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毕竟,晁家表兄中了举,算半个官老爷了,妹妹跟了他,着实不亏,大不了等风波平息后再办个酒席,把人扶正了,真正做对儿女亲家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家自然不干了,明媒正娶的妻,就这么成了别人的妾,自己还没理说去,实在是憋屈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公堂之上,再次吵开,这回更为复杂,对薄公堂的两家人,变成了三家人,人证物证俱在,却难以结案。

        陶枝不禁好奇地问:“大人又是何态度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大人最烦这些男男女女的乌糟事了,当年在京中---”明鸢倏地打住,转开话题,“唉,不说了,管他们如何判,我们就听个乐子,可不能学陈小姐,女儿家最紧要的是名声,她这么一折腾,往后不管谁得了她,家宅都难安了,晁家表兄的举人名头,能不能保住,还难说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陶枝顺着明鸢的话:“你说得极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