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个词,梁渠大脑似乎打开了某个开关,不过不是“公若不弃,布愿拜为义父”的开关,而是整件事的前因后果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前的中年男子,就是隔壁镇那位有寒潭的赵老爷府上的管家之一郑向!

        对方来此的目的很简单,买奴才!

        都到门口了,那个被买的奴才是谁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为什么买奴才要说成是认义父,只因大顺开国皇帝规定一般人禁养私奴,所以许多老财都是以收干女儿干儿子的形式收养奴仆的,只要有公证人证明就行,和后世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理说,原身生活如此困顿,卖身倒也不失为一条活路,这又是管家又是精粮,实在是给足了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问题的关键就在这,谁家招奴才这么上心?

        那赵老爷,据传好男色!

        梁渠刚来时就发现,自己穿过来的少年不仅名字一样,长相也神似,堪称平行时空的自己,即使常年跟随父亲出船打鱼,皮肤黑糙了些,可五官极佳,模样周正,养一养,绝对不差。

        两相结合,所谓的“据传”,多半是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