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写单位:跨领域专家溯源小组(生物/物理/军事分部)
时间:事件发生G型生物后24小时
一、摘要
基于东瀛海沟至东京湾的连续目击事件及多源数据(S-海底监测网、渔船雷达、核电站传感器、卫星影像、现场逃生人员证词),确认存在一高度危险的巨型生物个体(暂用代号“G型生物”)。该生物展现出与已知地球生命体截然不同的生理特性,具备直接吞噬核燃料、释放高能粒子流的能力,并对东京永田町区域造成毁灭性打击。本报告整合现有观测数据,对其生物特性及威胁等级进行初步评估。
二、基础生物特征描述
1.形态学参数
体型:直立高度约120米,尾部长度预估为体长的1.2倍(约144米),质量估算≥9万吨(基于步态对地面的破坏程度)。
体表结构:
覆盖铁灰色鳞状外甲,甲片厚度≥2米(依据防波堤破坏反推),关节处可见幽蓝色生物光渗出。
背部纵向排列剑状骨刺(高度15-30米不等),材质疑似生物矿化金属,尖端检测到异常辐射残留。
感官系统:
双目呈琥珀色,深海环境下具有主动发光特性,推测具备极强暗视觉及红外感知能力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