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后来还补了两句:我看出来,你是坐办公室的,并且还没有结婚。你说,是不是?

        我有些佩服他了,点了点头:是的。你怎么知道的?

        他说:我都算了无数人的八字,这就是最简单的问题了,我从你的命格看出来,你这一生不愁吃不愁穿,但不好的就是晚婚晚育。

        几次离开又回到坝子里,就是为了走厕所。还希望进入候车室找个椅子靠靠,可每一趟列车接走一批乘客,另一批人早就补上来了。这就是人口大省的特点。火车站不差人,只差位置。深夜里,我在候车室瞧了瞧,意外地发现扒手成群结队地摸那些熟睡者的包,没有人干涉。有些没有睡的人看见了,视若无睹。可以说,这个治安状态相当差。一大屋人,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不法分子肆无忌惮地盗取财物,还是公然向乘客示威,象车站管理者示威。我第一次看见这种目无法纪的现象,很愤慨,可以说是义愤填膺,但无奈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次次晚点,我从中午等到晚上深夜二点半,还说晚点。瞌睡眠眠的,好想躺着美美地舒服一下,可又怕耽误了上车。便跟旁边那些赶车的打会扑克。还好,天还没有亮,就听见广播说:七十八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。我兴奋了,立即背起大包冲向候车室,等检票了。可是没有开铁门检票。我着急了,立即穿上大哥从新疆带回来送给我的一件夏季短袖白色工作服,从侧门钻入站台,顺手摸出了一张十元币给乘警。他把紧紧关闭的玻璃窗撬开,让我翻窗上了车。我很庆幸自己以前练过臂力,翻车很容易就上去了。也很自我欣赏这次的反应迅速不然这次列车就耽误了。,耽误了车次,车票是损失,还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出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列车上,不敢睡觉,只是一门心思地吃东西,喝水也不敢多喝,上厕所麻烦。到处挤满了人,厕所也有人占着,过道上塞得满满的。怪不得,不检票,根本就没有办法上人,无处安身。我也是很丢面子地挤在过道一个狭缝里。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到武汉站。第一次远行,第一次来到一望无际的江汉大平原,从红太阳升起,到夕阳西下,一直在辽阔无边的荆楚大地上飞驰,舍不得眯眼,一直眺望窗外的玉米与稻谷,还有亭亭玉立的莲叶荷花。此时心情无比激动。第一次感受到祖国大地的辽阔与美丽。虽然吃了不少苦,但很值得。

        从火车站赶往汽车站,吃了六元钱的晚餐,买三十二元的汽车票,深夜乘长途大巴,经过黄石、九江两城后,早晨八点终于到达南昌。大巴比火车舒适,一觉醒来就到了目的地。实在太疲劳,便在火车站旁边找了铁路车站旅社住宿,睡了午觉后,下午上街看看路线。还把头发吹了一下,让自己很帅。饱饱地吃了一顿饭。还购买了南昌旅游交通地图和书籍,方便办事,熟悉当地情况。还去了解出租自行车的价格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南昌第二天,阻了一辆自行车,到八一广场周围转悠,寻找市工商局,上午没有找到,下午又去找,总算找到工商局。进入办公室,拿出自己的港龙信息公司的介绍信,说明来意后,工作人员不同意张贴打出招聘信息员的广告。我很执着,骑车继续转悠。大热天,上顶烈日,下冒酷暑,这南方的天气比家乡难受得多。怪不得把南昌与武汉、重庆列为全国三座火城,当之无愧。今天没有少吃苦,汗水打湿了上衣,还又饿又渴的,还要跟当地工商执法人员说好话,可就是不买账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天,先去游览了孺子公园、北湖公园,重点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。再次寻找市工商局,因手续不全,不予广告。按照他们提醒,我找到职业介绍所,又正是下班以后。还有一位张所长在岗,他接待我后说:下午把资料带好,再商谈广告生意。总算带来工作上的进展。返回途中,还有点高兴。南昌城线路也熟悉多了。中午感觉太累,太渴,没有吃饭,只吃了三个红桃子充饥。立即把自行车修好,方便下午去谈生意。下午洽谈了一个半小时业务,总算有个结果。晚上,住在两人间,还认识了从上海来出差的铁路高工周阶文,很会聊天的老者。这是一个很关心人的叔叔,我们交流起来很融洽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四天,周三,雨。终于凉快了。一大早,我冒雨直奔孺子路西湖区职业介绍所。他们要求我先缴四百元劳务介绍费后,就为我打印招聘启事。我与美女交流好久,还吹牛聊天,更加熟悉了,她们也愿意静下来听我谈话。我冒雨出门,可雨越来越大,我只好在一建司休息躲雨。暴雨时,我在省新华书店阅览书籍,混时间,可饥饿起来,有些难忍,便等雨稍小一些就冒雨回旅社了。雨天,没有再出门,就写了三封书信,分别给港龙公司、老家父母和教办长辈子。一写就是十多页。把几天来的感受,诉诸笔端,有道不尽的话语。就当是练习一下写作吧,好久都没有这样洋洋洒洒地写文字了。夜深了,饥饿更加严重,我还是克服了。还在夜深人静时,潜入火车站,贴出了我的第一份招聘广告。

        晚上在看电视时,突然换人了。来住宿的是自称赣州于都的王某两父子。他们与我聊天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五天,七月的开端,完全进入了暑假。早上,自称姓王的父子二人跟我谈起黄金交易。王老头说,他们父子是从事旧房拆除的民工。昨天,在南昌城的郊区一个老院子,拆除木屋时,发现了一个装满金银的瓦罐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;http://www.jf6666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