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者是美国普拉特惠特尼为F-16搞的,简称普惠公司。

        薛学力去欧洲国家考察过,他对国内外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有清醒的认识。

        姚兆林是国内公认的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泰山北斗,他提出了性能全面超越美欧同级发动机的WS-6项目,对此,薛学力是极力反对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,没有成熟的配套,没有过硬的基础材料科学,盲目提出虚高指标上马立项,只会浪费宝贵资源。

        薛学力认为,应当一面抓住当前的型号做深度改进,一面学习借鉴美欧的做法,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路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,他人微言轻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,薛学力的经历和宋文忠相似,都是受到了排挤才到了这大三线的偏僻小厂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干知道得更加清楚,WS-6的结果是失败的,耗时整整二十年,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薛学力的问题,李干说,“能搞到,我打算给你们几台做反向研究,不要局限于仿制,要以此为基础搞出自己的先进涡扇发动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几台?”薛学力下意识地走近一步,期待之强烈展露无遗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干想了想,说,“至少三台,足够你们做研究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