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歼-10的横空出世,各国的三代机在强大压力下,都更早地服役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视察了211厂的生产线后,李干在该厂召开了座谈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厂长纪鹏丰、生产副厂长林宏宇,以及方从文团队所有技术人员、生产车间工人代表,等等参加会议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李干,纪鹏丰、林宏宇再无此前的心态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在他们心里,就一个想法——李干是手握项目、订单生杀大权的人物,除了无条件配合、听令,没有任何选择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干坐在大会议桌的一端,林小茹坐在他身边负责做会议记录,其他人分列两侧。

        简单的开场白后,李干还是一贯的务实风格,开门见山地说,“歼-11样机搞得不错,方从文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这也说明,加强两个大厂之间的技术交流,是非常有效果的,非常有必要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干指出,“歼-11项目各方面性能指标都达到了预期,有些性能还有超越,空军很满意。但是,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听最后一句话,所有人立即翻开笔记本拿起笔,会议室顿时一阵沙沙的翻页声。

        郑重的样子,一点都不是装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干说,“第一,空中受油能力问题。歼-11必须要具备空中受油能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