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卫军的弟兄们有些火大,将军昨日传命来,说今日早上只管安睡,不用理会集结鼓声。但是据说还是有不开眼的跑了去,让新来的五殿下抓住救命稻草,结果是害得卫军的弟兄们每人要领五军棍。
卫军的弟兄们对将军没有怨言,毕竟平日的为人摆在那。据将军的亲兵说,将军都给五殿下跪下了,才从二十军棍降到现在的五军棍。
卫军也不敢埋怨五殿下,那是谁啊?那是高高在上的皇子殿下啊,别说人家有理,就是无理取闹,他们也得笑呵呵捱着。谁叫人家是殿下呢。
但怨气总是要发泄出来,所有的怨气便全部集中到今日早上的二百个叛徒身上。凭什麽我们挨板子他们去吃酒席。
怨气归怨气,板子还是要挨的,近五千军士,分成五十队,每百人一组,趴在辕门前,脱下K子,露出一百个或雪白、或黝黑、或橙h的肥瘦不一的T0NgbU。一百个亲兵上前按住这些没穿K子的後背,又有一百亲兵上前高高举起黝黑的军棍,呼啸着砸下。
五军棍说轻不轻,说重不重。若是与行刑的亲兵关系好,就草草几棍了事。若是平日里相互之间有些龌龊的,那定是棍棍入r0U,五棍打完,轻则皮开r0U绽,重则筋折骨断。把後面排队的看的心惊r0U跳,若是发现与行刑的亲兵平日有过冲突,只好求爷爷告NN的哀求边上人换个位子。
一时间营地上空真哭假嚎,喊爹骂娘的乱成一片。不管打人的,捱打的,还是等着捱打的都憋了一肚子火。尤其是看到那二百个醉眼惺忪的叛徒,摇摇晃晃的抱着大包小包从辕门外进来时。这种怨恨终於到了顶点。当然光天化日之下,他们还不敢生什麽是非。
这五十组军棍从卯时打起,一直打到午时才算完事,行刑的亲兵换了好几拨,军棍都足足打断了几百根。
一直到晚上掌灯,还能听到营帐中传出的若有若无的哀号声和咒骂声。直到催促熄灯的bAng子响起,声音才渐渐平息。
但黑暗中,有些不安分的身影在营帐间乱窜。没多少工夫竟纠集了几百号人,气势汹汹的扑向大营的东北角。
这一切悉数落在隐匿於黑暗中的几个黑衣人眼底,其中一个猫着腰,轻手轻脚的消失夜sE中,把消息传递到中军大帐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