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帮着小社员将麦穗运到麦场,看着麦场上那一堆堆的麦子,有感而发,升华一下主题,就说丰收离不开小社员对集体财产的维护,主打一个集腋成裘、积沙成丘、积水成河、积少成多,最后号召一下珍惜粮食,齐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做人不要太老实,容易吃亏,得学会有技术的避重就轻。”唐植桐帮着妹妹构思完,还不忘嘱咐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真正优秀的作文是很少的,尤其是“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,黄了又青,就像我的念想一样,一年年总也断不了”这种以真挚感情打动人心的作文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学生阶段绝大部分作文都是为了让阅卷老师给打个高分,而学生又恰恰处于见识有限的年龄段,想谋求高分差不多就跟胡编乱造挂了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模式并不好,但又有什么办法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我这就去写!”凤珍听完哥哥给梳理的脉络,顿时思如泉涌,立马回到桌子旁掏出了作文本和钢笔,打算奋笔疾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桉子,明儿端午,粮店今年没有糯米,吃不成粽子了。”见儿子说完正事,张桂芳在旁边插了一句话,去年的时候儿子还张罗着做粽子,今年没了糯米,想张罗也张罗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事,妈。没有粽子咱就不吃,把知了猴炒炒,吃个知了猴就权当纪念屈原了。”北方不产糯米,所以唐植桐空间里并没有存货,再加上他对粽子没啥执念,对此倒是看的很淡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刚给妹妹讲完如何写“丰收”,自个家里却因为供应问题在端午节吃不上粽子,多少有些反差……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;http://www.jf6666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