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正大明有充足的试错冗余,做错了,顶多翻烧饼,当没做过,又不是说马上推而广之,全国推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要进行,臣有上中下三策。”张居正既然赞同了陛下,那立刻选择了谏言,在清丈的基础上,进行还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之前还不同意,现在立刻就拿出了上中下三策来,这是早有准备啊!”朱翊钧一愣,张居正妥协也就罢了,这还准备献策,不是早有准备,朱翊钧把门口那两个石狮子吃下去!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早有准备。”张居正站了起来,走到了大长书桌后的博物架上,拿起了一本奏疏,递给了冯保,冯保转交给了陛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封奏疏的封皮已经有些氧化发黄了,清丈是张居正发起的,他总裁清丈九年时间,当然想过耕者有其田,而且不是想过,是日思夜想,但最终没有决心推行下去,他并不想弄的天下沸反盈天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现在既然陛下起这个头,天下是你老朱家的,你老朱家都不心疼,他张居正心疼什么!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打开奏疏,看了许久,才合上了奏疏,他把奏疏收进了袖子里,要拿回去,好好研读一番,马上就是过年休沐,即便是要议论还田,也是到年后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肚子里还有货,再逼逼他,还能倒的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朱翊钧看完奏疏的第一个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的奏疏有上中下三条国策,与其区分上中下,不如用进程去形容,更加确切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