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不说明武宗没有子嗣死的蹊跷,就说嘉靖皇帝,追着屁股烧还不算完,干脆有了宫女刺杀,八个儿子就剩下一个,但凡是想做点什么的大明皇帝,要一以贯之的做下去,只要有一点点的松懈,就会死的非常凄惨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回到了京师,开始处理奏疏,积压了三天的奏疏,都摆在了御前堆积如山,朱翊钧看着小山一样的奏疏,对着冯保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:“平日里朕都是这么勤勉的吗?要批阅这么多奏疏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平日里比这个多,文渊阁跟着陛下一起去的天津卫,待会儿还有先生贴了浮票的奏疏送来。”冯保俯首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愧是朕。”朱翊钧坐在了御案之前,拿起了朱笔开始批阅奏疏,因为奏疏很多,平日里朱翊钧会痛骂百字的奏疏,看完后全都画了个叉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些奏疏其实完全没必要看,因为通政司先把奏疏分门别类的归置,中书舍人摘要,辅臣们贴浮票,司礼监的禀笔太监们再批红,到了朱翊钧手里,他完全可以做个无情的盖章机器,看都不用看,直接落印即可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勤勉的朱翊钧,还是把所有的奏疏挨个看完,然后在备忘录上记录内容,最后在职官书屏完全体现。

        职官书屏是张居正送给皇帝的礼物,就是可视化办公,每天处理完政务,朱翊钧就会在一些总是说废话、说胡话的职官挂牌上,画一个笔画,当正字写完一个的时候,海瑞反贪、吏部考成往往都会把他清汰掉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职官书屏上,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皇遁·正字斩杀术,最高的一个也就扛到了第二个正字,这代表着大明的纠错机制,在稳定运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官场这个庞大的政治机器,是否在稳定流畅的运转,是否在内部新陈代谢,纠错是否完善,都在这面职官书屏上会有十分直观的体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东西啊。”朱翊钧拿着备忘录,写了几个笔画后,由衷的感慨,有张居正的辅佐,大明皇帝这还不是有手就行?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