倭女入明之后,都要学习一段时间的汉话,只有汉话流利,还有一定的织造手艺后,才会被授予户贴,虽然仍然是倭女,但这些有户贴的女子,在律法上是大明人,而且朝廷定期组织相亲,大明南衙各地官厂工匠,都可以报名相亲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抵而言,就是陛下发媳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取倭女也是要聘财的,统一标准为五银,御制银币,起初,市舶司户部清吏司也想过不要这个聘财,毕竟收钱和不收钱是两个性质,不收钱,是跨洋婚姻,收钱就是买卖人丁,性质完全不同,朝廷有朝廷的颜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实

        践证明,不收聘财,根本不可行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就是各种骗子层出不穷,骗走了人,就音信全无,朝廷去探访稽查,一无所获,除此之外,即便是娶回家门,也不当人动辄打骂,因为是得来的,就不知道珍惜,这似乎只要再领一个就好,夫妻关系根本不能长久,搞的一地鸡毛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从倭国运送游女入明,是为了解决庞大的光棍汉的问题,想一想一群壮劳力,荷尔蒙爆棚的年纪数量超过三百万之多的光棍汉,朝廷都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松江户部清吏司,还是用了五银这个聘财作为标准,而这五银聘财也有个很堂而皇之的名字,叫做束脩,就是教这些倭女汉话的学费,这样一来,就没有买卖丁口这种道德顾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工匠每年收入大约十二银左右,这五银的聘财,在松江府等地,几乎等于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历十年,倭国游女入明,超过了一万余人,而万历十一年,刚刚过去两个月,已经有4000倭国游女,在长崎汇集,甚至诞生了一个专门的词汇,叫入唐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